第二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走进课堂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开课

  • 朱寅君
  • 日期:2020-12-10
  • 13102

第二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走进课堂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开课

 【文/朱寅君、京博(艺术中心),图/刘行、金河、杨洋】

 

        2020年12月1日晚,第二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走进课堂暨《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开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由石自东教授主讲。本次公开课围绕艺术与生命、材料、环境等领域,聚焦北京怀柔“科学艺术城”概念(CONCEPTION)方案创想进行研讨式教学,特邀二十余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及政府、企事业的领导,与选修本课程的126名博、硕研究生共同探讨新时代的新课题。国科大副校长苗建明、董纪昌,校长特别助理胡中波出席。

       石自东教授历经一年的时间对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在校领导的鼎力支持下艺术与科学融合进入启动阶段,于2019年9月发起第一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组织多次相关的主题讲座,为2020年3月在国内率先开设《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本课程提出“生命艺术学”的理念,关注人类生命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境界,通过研讨式教学与审美实验训练,探讨在新时代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云计算等影响下的新生活需求方式,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涉及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建设及艺术与科学终身审美教育等问题,为未来的科学家们播种“生命艺术学”的种子。

       本次公开课有两部分重要内容,第一部分回顾总结了自开课以来国科大博、硕研究生关于艺术与科学融合的优秀作品及论文、实践报告、创意感想;第二部分是对标牛津、剑桥大学城,展开关于北京怀柔“科学艺术城”概念方案的创想,在教学理念上促成学、研、产、创共同体,让课堂教学服务于现实应用。126名博、硕研究生自愿组合成分课题组,围绕“生命艺术学”这一理念,聚焦北京怀柔“科学艺术城”概念方案创想,结合所从事研究的专业提出了“微藻应用与生命艺术”、“自由之眼——AR检测造型艺术”、“万能魔法衣——生命艺术科学”、“怀柔科学艺术城智慧路灯”、“智能田园艺术实验中心”、“空轨列车与艺术设计构想”、“‘向死而生’死亡与存在体验”及“雁栖湖未来科技公园规划”等16个概念创想方案,在公开课互动过程中同学们做了精彩汇报和讲解,展现了卓越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和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国科大学霸风采。校领导、专家学者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特邀嘉宾,对公开课上同学们所汇报的创想方案,给予热情的点评和指导。

       国科大副校长苗建明教授在发言中说:“由于工作需要,我曾在一周前拜访了石自东教授,交流艺术与科学关注的问题,创新开设《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对我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今天又特意来参加了这个公开课,看到国科大的学生在艺术的启发下能无拘无束、敢于自由想象和创造,这让我非常羡慕和欣慰。同学们以艺术的美来探究科学之美,在科学之美的背后探究真理之美。我感受到同学们在思维方式和创新思想上有很大的提升,这对未来你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将会产生蝴蝶效应。会在探究追求美的过程中,产生对科学新的思考和探索方式。”

       原国科大资环学院院长张洪勋教授对同学们做的方案进行了逐一点评,从科学的角度指出概念方案在具体实施中能预测到的难度,站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高度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国科大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在发言时对石自东教授创新开设的《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国科大应该多开设这样的课程。并精辟论述了艺术与科学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由此引申到海德格尔“无蔽”与“遮蔽”的美学思想,鼓励学生从艺术人文的角度关注生命的终极思考。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结合中国艺术的历史文献,用《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对学生的创意方案进行提示。原高教出版社市场部主任范水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中科院科学与艺术的历史片段,建议同学们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财务处长张艳、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兴产业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雅楠也相继发言,他们表示《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企事业协同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一些专家学者更希望这样的课程能对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艺术与科学的探讨与实践,这些建议和诉求对构建艺术与科学终身审美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石自东教授在公开课的最后表示:再一次真诚感谢校领导和特邀嘉宾在百忙中给予国科大艺术中心一如既往的关怀和支持!赞扬同学们跨学科的进取精神和坚韧拼搏的优良学风与品质。将继续秉承中国科学院的优良传统,弘扬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协同奋斗、无私奉献,在新时代为国科大的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拟在明年9月举行,届时将诚邀各位前辈、领导和老师前来指导,欢迎同学们继续踊跃参与。

授课教师简介:

        石自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博尔顿大学双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塔吉克斯坦艺术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被文化部选派赴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进行欧洲美术学者访问。曾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艺术学院院长十五年(2002-2016)。2010年,2012年分别获得法国卢浮宫沙龙艺术展的最高奖“沙龙特别奖”与“银奖”,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作品《树与桥》被赠送前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收藏。

特邀嘉宾: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开课现场: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学生作品回顾及应用效果图(一)

段永健-资源环境学院

 
关志金-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数学

郭鑫-纳米学院-凝聚态物理

廖舒捷-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魏季岩_化学院-应用化学

赵明源-纳米-物理化学

廖舒捷-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魏季岩_化学院-应用化学

张毅文-微电子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物理学

段永健-资源环境学院

赵明源-纳米-物理化学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开课学生概念方案汇报PPT节选:

郭文静-存济医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

何丽琴-资环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刘杰-动物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学生作品回顾及应用效果图(二)

滕李超-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生物工程

杜商岚-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

李泽鹏-化工学院-化学工程

姜金华-电子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

徐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海洋腐蚀与防护

曹阳-化工院-生物化工

姜柔伊-地星学院-气象学

姜柔伊-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气象学

刘新雨-地星学院-海洋生物学

马浩鑫-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

马榕-光电学院-光学工程

吴海旭-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

魏欣桐-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

肖思-微电子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

谢容-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

谢萱-纳米-凝聚态物理

杨晓琪-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徐新凯-工程科学学院-固体力学系

杨子豪-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体系结构

郑伟翔-化学科学学院-有机化学

周书玉-生命科学学院

朱津苇-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科学

朱润玉-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体物理

刘国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

孔淳-材料学院-材料工程

佟鑫-化学工程-化学工程

佟鑫-化学工程-化学工程

林喜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

李志远-电子学院

刘恩彤-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

衣泽-生命学院-发育生物学

辛钊-物理学院-粒子物理

李博-生命科学院-微生物学

赖振国-材料学院-材料学

沈梅-资环学院-生态学

孙方正-物理学院-光学

孙倩-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工程

朱瑞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韩盈-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袁韵怡-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

吴一苓-生科院-生态学

王煜坤-天文学院-天文技术与方法

张苏人-资环学院-生态学

赵明源-纳米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

刘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

董婷-生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吴柔莞-电子学院-信号与系统

赵娜-生命科学-认知神经

白娟-生命科学学院-基因组学

 

部分学生《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 论文、报告、创意说明节选:

谢容(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    

       当人们如此频繁的遭遇更强烈的情感波动时,科学的落后并不能为他们解释各种各样的生存疑惑,情感自然需要寄托于精神想象出来的东西,诸如信仰、图腾,这也许就是艺术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源于人类更为原始的本能,它是情感的延伸与放大。

      应该这么说,艺术起源于未知与困惑,并用以解释未知与困惑,一直为人类的精神和情感服务,而科学则是生存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大脑不断进化的产物,是无数的经验和新发现按照缜密的逻辑融会贯通​。

姜金华(电子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它们确实不可分的。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李叙晶(计算机学院-计算机):

       起初我对老师这种实验型课程是有一定忌惮的,想着自己本来就没有艺术天分,多年以来更没有一丁点的艺术教育和训练,因此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应该只能作为一个欣赏者了。因此一开始的心态也有一些抵触,第一次作业就是一张以前的自拍,第二次作业没有交。但在第三次,这“不得不交”的一次作业上,受压力和自我的不妥协,我投入了之前从未有过的热情和精力。因为已经丧失了绘画的能力,再加上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绘图软件成了我的首选。绘图软件的好处在于可以简化制作的过程,无成本的试错,并且在这种软件的制作下有非常现代的气息,此外我可以使用它们现成的工具进行效果的处理。制作的过程中也是对软件的学习过程,从中收获到了很多的制图技巧,也从临摹他人的作品中收获到了很多灵感。艺术和科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从一个旁观者到一个创作者,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上前一步的距离。感谢石老师给我踏出一步的勇气,使我的生活在艺术创作的陪伴下多了一抹亮色。

赵娜(生命科学-认知神经):

       在此次课程中,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和艺术品接触,也是第一次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觉得挺奇特的。尤其是看到同学们的作品之后,让我有一种,原来大家眼中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呀。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尤其是当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时候,竟然有着奇妙的化学反应,细胞,DNA,行星,网络,宇宙都是大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而从小到大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大家最有力的工具。而且我自己在这堂课上学习到了新的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方式。

梁子钰(未来技术学院-遗传学):

       理性之人抱怨感性会降低效率,而感性之人又怀疑理性会消耗灵感,这大概简介地概括了矛盾所在。显而易见的是,这一论调倾向于忽视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人们在获得科学创造的客观支持的同时,艺术也作为肥料使他们的精神素质得到提升,对于幸福与美有了感悟的能力。这样看来,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也变成了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马浩鑫(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

       如果要我自己给出一个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观点,那大概就是,艺术是最不科学的科学,科学是最不艺术的艺术;但同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最高境界是一门艺术。我们不必要求每一位科学工作者有独到的艺术功底,也不需要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有丰厚的科学素养,但是在两者的交叉领域,必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惊喜。

滕李超(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生物工程):

       在最后一次创作中,特别注意将画面与自己研究领域的结合。由于我的专业是学习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特别是与水母资源利用相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以及水母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问题在当今海洋问题中较为突出,二者一个是海洋富营养化的原因,一个是海洋富营养化的表现,所以想到将二者结合,在纯黑画布中,用废弃物元素拼接成水母的形状,突出当今海洋问题,告诫人们要爱护海洋、保护海洋。

金国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从艺术创作的过程上来,我在学习这门课之前一直认为艺术创作是基本功的积累加上灵感的爆发,但在学习完之后,我了解到现在的艺术创作也有许多借鉴科学研究上的东西出现。做各种背景调查,资料分析,不断试验不同的创作材料,创意角度,像科学一样不断地探索艺术存在的可能性,探索未知的领域,进而发展出了不朽的艺术作品。当今的艺术作品早已不拘泥于在纸上、布上、墙上、雕塑中,它还存在于更多其他的形式中,虚拟现实、游戏设计、光影、荧幕中都存在有艺术,他们也都是艺术的载体。比如现在许多游戏的场景让我们觉得美轮美奂,近期剑网三新出的家园系统也很大程度的还原了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让玩家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激发了大众的艺术细胞,让艺术充满生活,发展出更多样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涵。

免责声明:部分学生概念方案ppt及作业的局部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研究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