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中心开设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三)

  • 朱寅君
  • 日期:2020-09-15
  • 6288

        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中心开设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三)

《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的优秀论文节选与创作感悟:

 

常昕(化学科学学院-物理化学):

        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我最早的记忆是关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这一地位极高的院士机构。和中国科学院不同,美国把艺术和科学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放在了同一个机构,这一点让当初的我感到很吃惊。科学与艺术是真正的融合,还是简单的相加?

        据乔布斯的自传可知,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每当设计部门和技术部门发生冲突时,他往往会要求技术人员在不削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达到设计要求,对美的追求,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当然,苹果的产品不代表完美,但它揭示了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作为立志于从事科研人员的我,选择这门欧洲美术经典作品审美特征赏析的初衷,也是为了能提高自己的情趣,为自己以后的科研生涯准备一些不一样的元素。但是,石老师的第一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石老师首先抛出钱学森之问,在课堂上明确的提出了从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出发,培养具有高级审美情趣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真正的大师打下基础。并且,在后续的课程中,始终贯彻了这一理念,通过介绍欧洲美术来提升我们的欣赏水平,并且鼓励我们大胆的创新创作,不把艺术束之高阁,而是带领我们走进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最让我感到敬佩的一点是,石老师对于艺术创作不只是表达自己,更有一种弘扬中国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的责任和担当。这也提升了我对于美术以及整个艺术领域的认识,艺术与科学的表现形式更异,但都寄托了创作者对这个世界美好的追求。

 

杜商岚(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

        画面比例为2:1,构图为中心式,四周的星球逐渐由大变小同样突出了中间的主体,效果强烈。色彩上主要由蓝色、紫色等冷色调构成,让人感觉到沉静、理性。婴儿既代表尚处于文明发展胚胎期的我们,又代表从黑暗中诞生的无数生命(无论是更高级还是低级的文明)。人类文明只有几千年,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也不过百年,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上就像还在胚胎期的婴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时间拉得更远,海平面上升、地球会迎来冰期、太阳变成红巨星吞没地球,人类终究会灭亡。抑或是更为悲观一些,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类无法控制其副作用,最终自取灭亡。那么在这之后呢?仍会有其它生命在宇宙襁褓中孕育,从黑暗中诞生,由单细胞生物发展成智慧生物,生命循环往复。这种时间的无限畅想总会让人感到宇宙的广阔无垠以及人类自身的渺小。画面中环绕星孩的星体是无数个可能诞生智慧生物的世界。星孩即将从黑暗中诞生,无数火种将宇宙点亮,但宇宙仍然是荒凉、宏大与孤寂的。人类最终能够去向何方?仍处于胚胎期的我们并不知道。

作者:杜商岚-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

 

董婷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我所在的学科我发现了哪些艺术?我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了荧光蛋白基因的衰老的人成纤维细胞时我看到了如图一的景象。我惊讶于微观世界的魅力、炫目。极具现代感的荧光色彩,让我联想到科技感满满的赛博朋克风格,于是联想到可以运用软件处理将细胞变化形态给他加一点更加魔幻的色彩,分别处理成如图二a所示的样子。添加了更加赛博风格的色彩,图二b变换了细胞形态,运用了对称的手法。除此之外我还在这学期的《蛋白质晶体学》课程中体会到了晶体学的美,晶体具有完美对称性的空间结构,处处体现着对称之美。图四作为晶体对称美的参考图片。只要留心,在科研生活中我们能时时处处感受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科学之中发现艺术之美。科学与艺术看似不相容且无关的二者,适当的融合也能碰撞出火花,给平淡的科研生生活带来一丝乐趣。

图一                             图二(左a右b)

图三

 

白娟生科院-基因组学

        真核生物最赖以生存繁衍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需要通过遗传物质DNA来编码相应的物质(蛋白质、激素、酶等),来保证生命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延续生命。“中心法则”正是描述了这个生物过程(参考资料如下图),它是生命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法则之一,虽然表述简单,但适用范围广,目前法则的研究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是无法解答的,科学家仍在进一步探索中。正是由于其对生命的重要性与普适性,与蓝色主题不谋而合,故我选择将此知识点作为此次创作素材。

        当老师讲到未来主义代表作品时,我一眼便喜欢上了这幅作品,喜欢它的不规则中蕴藏着的规则,喜欢它的主基调蓝色优雅,更喜欢它所表达的活力与美感。一想到自己要创作,我第一时间便选定了主基调和它是相同的颜色--蓝色。

        整理素材之后,我发现要想在一副画面中呈现出所有的科学要素比较困难,为了画面布局的和谐,不得不舍弃一些我们难以表达或太过冗余的要素。艺术对于画面感的要求很高,不是存在即合理,好的作品对画面设计、颜色、光影、构图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科学则正好相反,它不会根据美感来选择这个要素是否保留,只会实事求是。

《中心法则》 作者:白娟-生科院-基因组学

 

曹阳(化工院-生物化工):

        在这门课程中,不仅受益于老师对于多种艺术风格的理解和接纳,我们还有幸领略了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平时我们接触到此类的艺术作品,受限于我们的艺术造诣,我们较难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通过层层剖析了解了其对于时代的反应的呐喊。有时向当代社会表达思想与诉求方法不仅限于游行等社会活动,艺术作品为我们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可以作为蕴含内心诉求的寄托。

        对于艺术,不仅仅是纸张上的画作,摄影、雕塑、行为艺术、涂鸦等等都可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中各领风骚。我们除了日常的科研之外,更应该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中发现身边的艺术启发,联系自己内心世界,将艺术与科学实验结合,迸发出创作的火花,将其升华,将内心对科研和艺术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或许我们并不能创作出永留于世的佳作,但是我们在存在与世界上的意义无疑是增添了一种更有价值的内涵。

 

 

高庭苇(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

        艺术与科学,一个极具感性,一个极具理性,但都有思维的共性,追求真相的品性,和不断创造创新的秉性。

        科学与艺术似乎是相同的。光影、焦点透视、黄金分割是科学原理,也是写实技法。光与色、几何形状、化学反应、生物体特征,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研究内容,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灵感来源。

        科学与艺术都在追求真理的路上留下珍贵的足迹。科学是探索自然的普遍规律,要求逻辑自洽和事实外恰,因此实证科学以数学为基础,从数理逻辑的统一中印证事实规律。艺术以阐发造化之美为天职,探寻自然之美,亦是追索自然真理,因此绘画以素描为基础,从合乎造化规律出发进行美学创造。正所谓“师法造化,寻求真理”。

        科学在创新,艺术在创造。科学家终其一生,在某个细分领域探索,试图在某一个切点,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缘。艺术家用其一切,赋予人类认知崭新的生命和动人的色彩,甚至脱  离真实的枷锁,去极尽人类所有的情感。

        就像画中的彭罗斯阶梯,是真实的吗?我说不是,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不符合科学常理。我说是,我们难道没有经历过陷入无限循环的困境而难以自拔的事情吗?好像,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外在的大千世界,也更加知晓人类自身的内心世界。

 

金国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对于当代的艺术创作者而言,科学已经成为了艺术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从思维层面看来,科学善于把复杂的世界概念化、明确化,科学善于从多变的客观现象中寻找本质的规律,将其变得清晰,而艺术则通常以感性的思维将现实世界模糊化、丰富化,通常艺术家都喜欢用感性的方式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其呈现的丰富多彩。而我认为现今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创作作品出现,是因为科学发现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创作题材。如果说科学是为我们揭示自然界的秘密,那么艺术就该是将这些秘密以形象的符号表现出来并流传下去。通过将研究者们发现的复杂的科学原理和繁琐的发现过程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单纯枯燥的符号形象化,以充满感性的方式重新表达,就能够赋予科学新的生命,这也就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在这个科学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自然也就影响到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创作者。就好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题材许多都与当时的各种宗教信仰文化有关,在这个科技的时代,艺术创作的主题自然也都会与各类科学研究相结合,无论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航空航天等方面的研究,都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题材和主题。而且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都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关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艺术创作又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艺术也同科学一样,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应当与更多元的领域相结合才能突显出它的价值。

        从艺术创作的过程上来,我在学习这门课之前一直认为艺术创作是基本功的积累加上灵感的爆发,但在学习完之后,我了解到现在的艺术创作也有许多借鉴科学研究上的东西出现。做各种背景调查,资料分析,不断试验不同的创作材料,创意角度,像科学一样不断地探索艺术存在的可能性,探索未知的领域,进而发展出了一宿的艺术作品。当今的艺术作品早已不拘泥于在纸上、布上、墙上、雕塑中,它还存在于更多其他的形式中,虚拟现实、游戏设计、光影、荧幕中都存在有艺术,他们也都是艺术的载体。比如现在许多游戏的场景让我们觉得美轮美奂,近期剑网三新出的家园系统也很大程度的还原了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让玩家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激发了大众的艺术细胞,让艺术充满生活,发展出更多样的形式和更丰富的内涵。

        而从艺术和科学的受众层面上来讲,科学的发展对艺术的传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前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只能通过去实地考察,去参观名胜古迹,而科学的发展让艺术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比如在电脑中通过建模的方式重现,用虚拟现实的方式近距离观摩,也有通过3D打印的手段将远在大洋彼岸艺术品的打印出来欣赏,这些也都大大增加了普通群众接触到大师艺术作品的机会,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发展。

        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层面,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关注。不管是科学教育还是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审美教育。在科技时代艺术家的创作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还需要逻辑思维,借助科学的方式,选择科学的主题,融入科学的内容才能够使得艺术创作在不断地探索前进中找到新的模式,当艺术以科学真正的走到一起时,必将产生功能神奇的效果。

 

孔淳(材料学院-材料工程):

        作为一名材料领域的工科生,我没有什么艺术创作的基础,在自画像这个作品的创作中,我受到了老师给出的作品举例的启发,通过使用电脑软件,将不同化学实验所使用的器材进行组合,形成了一幅人像,从中也让我明白了,艺术的创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第二次作品艺术与科学之美中,我采用了绘画的形式,因为我的专业是3D打印,所以我在画中想体现3D打印的发展过程和应用前景,这幅作品有幸在课上得到老师的指导,老师认为我主要的问题在于我的画面过于简单,艺术创作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作者:孔淳-材料学院-材料工程

 

孔坤(地星学院-环境工程):

        这幅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我给它取名为“锥形陶瓶”。受到第一幅作品老师关于“利用更多的几何元素创作”的影响,我很快就将绘画的载体放在了实验室常用的锥形瓶身上,锥形瓶有着我最喜欢的几何元素,比如完美的圆形,稳定的三角形。锥形瓶的绘画载体我很快就画好了,但我知道绘画图案的设计才是画作的核心。结合本次作业的主题“古罗马经典作品特点”进行科学与艺术创作,因此我几乎在网上翻遍了古罗马经典作品(雕塑,陶器,服饰等),最终确定了两种图案设计思路。第一个比较简单,是两个战士在决斗的场景,但是那种细腻而简单画风,简单线条下的人物却能凸出细腻的神态,决然的眼神,这样的图案及绘画手法令我着谜,但是在尝试几遍之后,无奈无法短时间掌握绘画风格,人物能画出来,却丢失了人物的细腻神态,决然眼神,这已然丢失了绘画初衷,因而不得已转到另一个方案。第二个方案是将锥形瓶的绘画区域用具有古罗马分割特点的线条分为四部分,在一二四部分层次分明画上具有古罗马特点的经典图案,第三部分画上具有锥形瓶化学信息的图案。第一部分选择的是古罗马经典太阳图案,象征太阳的最高空间地位;第二部分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是古罗马传统十字盾牌图案,右边是河流与土地,象征着地上的人们,一方面是生存,一方面是生活;第三部分是标有氯化钠的磨砂处理区域和容量刻度;第四部分是形如火焰的图案,象征来自阴间的火焰。整幅作品以传统化学锥形瓶作为载体,设计大多采用了古罗马经典图案,并以传统化学信息图案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现代科学和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作品。

《锥形陶瓶》 作者:孔坤-地星学院-环境工程

 

李叙晶(计算机学院-计算机):

        起初我对老师这种实验型课程是有一定忌惮的,想着自己本来就没有艺术天分,多年以来更没有一丁点的艺术教育和训练,因此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应该只能作为一个欣赏者了。因此一开始的心态也有一些抵触,第一次作业就是一张以前的自拍,第二次作业没有交。但在第三次,这“不得不交”的一次作业上,受压力和自我的不妥协,我投入了之前从未有过的热情和精力。因为已经丧失了绘画的能力,再加上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绘图软件成了我的首选。绘图软件的好处在于可以简化制作的过程,无成本的试错,并且在这种软件的制作下有非常现代的气息,此外我可以使用它们现成的工具进行效果的处理。制作的过程中也是对软件的学习过程,从中收获到了很多的制图技巧,也从临摹他人的作品中收获到了很多灵感。艺术和科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从一个旁观者到一个创作者,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上前一步的距离。感谢石老师给我踏出一步的勇气,使我的生活在艺术创作的陪伴下多了一抹亮色。

作者:李叙晶-计算机学院-计算机

 

李弈仙(生命学院-动物学):

        无论神经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对人脑结构和人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多么深入的研究与剖析,人类始终不能真正的理解全部的自己,也无法发觉自己全部的潜能。但我们渴望了解自己。自思想、文化与艺术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出现以来,我们除了生存,所做的很大一部分努力,就是了解自己。研究历史让我们探究思想的历史经历,生命科学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物质结构及其演化,文学让我们深入剖析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人格,美术让我们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灵魂……当我们将研究物质结构层面的科学,与挖掘自我灵魂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从内而外,由表及里地对自我与人类有更加充实的见解。基于“艺术与科学”这个主题,我创作了《进化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这幅作品。画技的局限和目前对专业有限的接触和理解,让我的作品显得幼稚和杂乱。但自由的创作氛围给我带来了情绪与思维表达的机会,创作的主题和对欧洲艺术作品的欣赏也引导我对艺术、科学、自我和美有了自己的思考。

        但艺术始终像一位我不了解却很喜欢的朋友,在一个我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说着一些我能听到的话。我买了无数相关的绘画、摄影教材和画材,想继续和这位朋友的对话,但似乎越来越没有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我越来越找不到灵感了。每次画完一张栩栩如生的彩铅画,被人羡慕和夸赞几句后,自己只能对着临摹的原图感慨。这不是创作。直到今年的疫情导致的居家学习,我有了大量的时间跟着视频课学一些画画的技巧,重拾起自己的爱好。但每每搁笔我都能感觉到,艺术,远远比我在纸上临摹的东西更加深邃和神秘。

        第一次课程作品的自画像,我仅用了5分钟时间,目的是吧自己的外表轮廓用不熟练的速写表现出来。但似乎缺少了情感,显得空洞而粗糙。第二次,是两张照片——自己10岁时拉着猴子的照片,和考研前夕看到的动物园员工背着一只幼年大猩猩的和谐场景,两张曾经深深打动我的照片,但我不知道如何表达,仅仅是将它们排列在一起;藏着我的情感,却缺乏了美感。至此我才明白,艺术创作并不是我平时用彩铅临摹的精致的花花草草,也非直白地讲出来的情绪和思考。我理解的艺术创作,是结合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结构,挖掘自己内心的审美,再用它们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入的思考。

作者:李弈仙-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

梁子钰(未来技术学院-遗传学):

        理性之人抱怨感性会降低效率,而感性之人又怀疑理性会消耗灵感,这大概简介地概括了矛盾所在。显而易见的是,这一论调倾向于忽视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人们在获得科学创造的客观支持的同时,艺术也作为肥料使他们的精神素质得到提升,对于幸福与美有了感悟的能力。这样看来,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也变成了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刘国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

        我在创作这幅名为《硅上世界》的作品时,最想向看到它的观众传达的理念,就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性,以及艺术与科学的发散性。整幅画面以芯片中常见的绿色作为背景色,芯片中常见的电路连线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连线并没有按照真实芯片的连接方式循规蹈矩,而是通过自由的变换构成了各种或抽象或具体的符号。通过科学领域中的意象:芯片、电路,在艺术的领域进行表达,这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性。同时,我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刻意地让一些符号不那么具体,就是希望观众能在看到这些抽象的符号时,通过思维的发散,进行自我的思考。我认为艺术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定有着一套审美标准,这些标准不存在高低之分。科学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课本上学到的东西就一定正确吗?现在正确的理论,多年后依然正确吗?这就是艺术与科学的发散性。

        如果艺术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么科学是不是也是一种艺术呢?在我看来是的,在很多科学定理的背后,都存在一些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科学追求对世界的本源解答,力求通过和谐的公式对宇宙的规律进行表达。和谐性、统一性和自洽性是科学中蕴含的美。

        还是说回科学。在科学中,虽然很多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只是暂时的标准答案),但获取这些答案的过程,其实也充满了艺术性。关于光的本质的讨论,在几百年前是许多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以牛顿为首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光的本质是粒子,因为它们能产生光的色散现象,以惠更斯为首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光的本质是波,因为它们能产生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对同一个事物的本质,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并且每一种看法都能在自己的逻辑体系中自洽,这就是科学的魅力。科学的魅力永远都存在于追求答案、尝试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的过程之中,而非写在教科书上的几行公式。科学和艺术都是需要发散思维的。

作者:刘国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

 

刘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

        可能是由于老师带有的亲近感,这门课上讲授的知识更容易入耳,石老师首先广泛地介绍了在古典时期的雕刻,如米隆的《掷铁饼者》、菲迪亚斯的《雅典卫城》,希腊雕刻是人们早期对于美学的具象化,将艺术实现了出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拿《掷铁饼者》来说,在老师解析之前,我仅仅可以从非专业的视角感受到雕刻家米隆把握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投掷瞬间,展现出了极致的动态美和完美的人体造型,然而石老师的解析是更加细粒度的,他解析了光影的变化、四肢形成的线条和如弓的形态等,让我从更专业性的角度领略了这件巨作,同时在这个过程我能感受到石老师作为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渴望和对大师前辈的敬仰,石老师就这样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着一件件艺术作品,在他的讲课过程中,我感受不到很明显的教学技巧,但是就是一份艺术修养和个人魅力摆在那里,这种课堂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佟鑫(化学工程-化学工程):

        科学是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的在一定范围内的结论,而艺术却会有天马行空,看似两者发展方向相反,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性需求,创造性与创新性。正如石自东老师,以温和、敦厚的写实功底为基础,才思敏捷、独辟蹊径,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新鲜动人、富有新意,蕴含希望与乐观。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同样要有对基础知识的深层理解,借鉴学习前人经验,创新创造出自己研究的新路。

        钱学森老先生提出 “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我们应科学与哲学艺术结合,不断强化理论思维,同时提高非理性思维,这会促进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时代的飞速发展,本就同源科学与艺术可以再次融通,共同向前。

 

王宏展(资环学院-环境工程):

        科学可以从艺术创作中获得启发。1996 年,英、美三位科学家因为成功制取并揭示了 C60 的特殊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料的是,C60 结构的灵感竟来自艺术作品!1985 年,这三位科学家用激光轰击石墨,形成了碳新的结构形态,就是 C60。他们要尽快发表论文公布这项成果,就必须给出其结构。可是,当时样品数量太少,难以进行仪器分析,他们灵机一动,想到了 1967 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上, 由艺术家巴克敏斯特·富勒设计的优美球形结构的美国馆。C60 是不是类似的球形结构?十年之后,人们制作出足够的样品后,通过 X 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他们的设想。

        我的作品《无路可逃》就是结合艺术与科学,用艺术表达科学,从我的研究方向“微塑料的迁移与转化“出发,用画作的第一部分揭示塑料污染物危害水环境健康,用鲸体内累积的塑料碎片,揭示生物累积这一环境科学专业术语,并在第二部分采用套画的手法,通过展示人喝水,水里有被污染的鲸这一画面,揭示污染物会在食物链中传递,最终威胁人类健康,警示人类停止制造塑料污染这一恶行。

        比利时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认为: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同样也需要科学。

《无路可逃》 作者:王宏展-资环学院-环境工程

 

徐文博(人工智能学院-控制工程):

        我的顿悟,是来源于欧洲美术经典的第一次作业。当时,石自东让我们上交一幅自画像,并且还给我们看了一些他认识的小朋友的作品。有位小朋友并没有将人体的肤色描绘为真实的色彩,而是画出了自己心中的颜色。这瞬间打开了我对色彩的认识,并让我开始了解印象派。第二次作业又让我们融入欧洲古典作品,而我选择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即以人为本。然后以自己的学科为主题。

        从这次创作中,我算彻底认清了绘画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它首先是一种强烈的表达诉求!基本上上是属于本能的,所以也无所谓有用无用,它就在那里!它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情绪!因此,绘画的本质对于我来说是主观的,就像是有人在我心中关了一只猛兽,我一定要用绘画的方式把它释放出来。小时候,我的心中是没猛兽的,所以也不想画。随后,就是寻找寄托物了,比如说,一个造型,人体的一部分。事物的一部分,任何!

        现在,我想可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了。我为什么要画画?因为我想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想法,正面或是负面,但是,现实是受到客观科学所约束的,因此,要借助超越现实的方式才能表达!

        期末作业的创作是一次我想是一次偶然。它是高度情绪化的产物。上课时石自东老师给我看了格尔尼卡。我对里面右上角的人物的表情印象深刻,我觉得画面好像是代表了我的某种情绪。那些天我很难受。后来,我找到了原因!那是微信给我制造的。在这个手机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无时无刻的互相联系。但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安静的,偶尔想要逃离这个世界。但微信的存在使之变为不可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联系也越发紧密,甚至到了分不开的地步。假如是哪位给我发了一个信息,我没有及时回复,这可能是不礼貌的行为,有时还会招致对方的不愉快。但我觉得,大量的信息涌入导致了某种道德绑架,使我们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且不能专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中!因此,我的这次创作是带有一些反乌托邦色彩的。我希望这种全天候24小时,无时无刻,不间断的信息轰炸的问题在今后可以得到改善。比如说,国家除了制定一个双休日之外,还制定一个社交工具休息时间,以让人们能获得短暂的宁静。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科技的发展是迅猛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和道德的建设也要赶紧跟上脚步啊!不然,科学这匹野马可不知道会奔往何方。

作者:徐文博-人工智能学院-控制工程

敬请期待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