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锡桐: 舞者之歌

  • 许玉婷 (国科大记者团)
  • 日期:2016-09-04
  • 5426

 

编者按 在国科大,她开的选修课期期爆满,她用3个月的时间让一群没有基础的学生登台舞蹈专场,在每天与理论、实验、数据、模型打交道的理工科学生中间,她用舞蹈这一身体的语言尽情地演绎舞者之歌,她就是国科大艺术中心的牛锡桐老师。

2016年春季选课期间,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人文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国舞蹈基础》,在选课系统开放不到1分钟内,100个名额全部被抢光。第一次上课,不大的练舞场地齐刷刷站了150多名学生,意味着有50多个学生是自愿来旁听的。这一幕,对于授课老师牛锡桐来说,几分欢喜几分忧,高兴的是看到有这么多同学热爱舞蹈艺术,犯难的是这么多人一起上课,课堂效果是否会受到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学校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国科大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在今年5月国科大艺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说:“纵观世界一流名校,都在人文艺术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国科大之前是一所以自然科学见长的学校,成立艺术中心,希望在人文艺术方面有所助力,从而提升国科大学科建设的能力,丰富学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硬件、师资、资金等方面,学校对艺术中心的发展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踮起脚尖够梦想

“2014年第一次开设舞蹈课时,有一批热爱舞蹈的同学,他们在上课之余,有时间进行一定的舞蹈训练,随后组织这些同学建立了鸾舞社团。恰好我开了三门舞蹈课,为了让这些同学有一个展示的机会。于是集合三门选修课及社团平时练习的内容,让同学们以演出汇报的形式进行考试,便产生了舞蹈专场”。

舞蹈专场的演员主要来自原舞蹈团成员、3个舞蹈班的部分同学,共80多人。整台晚会十几个节目,除了极个别像千手观音这样的节目,其余都由牛锡桐为国科大学生特意编导。

短短3个月的时间,十几个节目,要将一群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训练达到专业水准,牛锡桐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

“一方面,对于我个人来说,努力达到专业舞蹈水平,其实是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比较高,也希望自己带出来的舞蹈团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牛锡桐说。自开学到5月正式演出之前,牛锡桐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她觉得真正舞蹈学院的学生一天有9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并一直保持这样的训练强度。“对于别人而言可能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比较少,但我睡眠质量高,因为这是我的兴趣,所以做起来特别欣喜,不会觉得累。”

“另一方面,目标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努力踮一踮脚就可以够到。同学们十分积极,每天都在训练,周六也会从雁栖湖校区到玉泉路校区找我。付出汗水和辛苦,跳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动力。努力后,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变得这么好,甚至可以变更好,这就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牛锡桐说。

在牛锡桐眼里,国科大学生有其独特的“标签”。在这里,她能感受到艺术的直觉、情绪化的判断、科学的严谨等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

首先,如何对舞蹈零基础的成人学生进行启蒙,是牛锡桐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所谓启蒙基本上是针对年龄低幼的小朋友而言的。但研究生都是成人,认知程度高,思维灵敏。所以我需要换一种方法来教课。”她说。

其次,在牛锡桐眼里,舞蹈是没有逻辑的,只是一个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所有定好的动作顺序也只是为了让大家跳得比较整齐而已。而且,舞蹈是要抒发情绪的,动作本身没有情绪可言,情感是舞者的情感,动作只是一个媒介。

但是,她遇到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国科大学生特别细致、讲逻辑。例如一个舞蹈动作,在其他学校教,学生很少问这个手翻花,是正翻还是反翻?不会问得特别细致,细致到每一个动作的每一个点、角度、幅度、方向和高度。但是,国科大学生有一个标准,对和错分得很清楚。例如一个舞蹈动作,他们自己会觉得手在哪个高度应该是对的,哪个高度是错的。所以学生有时会想:老师怎么没有纠正我这个,两个不一样到底谁对谁错?其实在我看来没有一个严苛的标准或者点去界定对和错。”牛锡桐说。

对于她而言,从小接受专业舞蹈教育,老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程序不是这样的。她说:“老师不会讲太多为什么,甚至越老的教授或者越老的艺人,越不会说,他要做的就是带着你跳。可是现在的学校就一定要把你的教学目的、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整理成一个书本的内容,给出这些逻辑性的东西。这就是两种学习方式巨大的差异所在,由此也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经常有国科大学生问牛锡桐为什么要跳舞以及为什么这么跳。在她看来,民族民间舞在中国,民族是指少数民族,民间是指汉族,所有的民族民间舞叫做俗舞。民间为什么要跳舞?这是涉及中国舞蹈史的问题,追溯到古代,丰收、风调雨顺、岁年节庆、大病初愈,这些事儿都能令人高兴。出于人的本能,高兴兴奋时就会欢呼雀跃、手舞足蹈。《毛诗序》有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难以压抑心中的喜悦就不自觉地舞起来了嘛。”她说。

教学相长

通过一年的学习,牛锡桐对于同学们的改变感到很欣慰。在她看来,最显著的进步体现在三点:“首先,身体方面的柔韧性更好了;其次,气质方面提升了,不再含胸驼背,显得人更有精神气,给人一种积极、阳光的感觉;再次,认知方面也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舞蹈是自由的情绪表达,让学生可以换一种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牛锡桐微笑着说。

而作为老师的她也感觉收获颇丰,除了与学生之间建立的友谊,还有教学上的改进。“我多年以来习以为常的认知、习惯、动作,对学生而言可能不适合。例如我以前教动作不会手脚分开教,在我的概念里没有手脚分开做这回事儿。因为一个动作本身就是同时的、连贯的。但现在,我会说脚先怎么样,然后手怎么样。因为我慢慢发现,对零基础的成年人而言连贯有难度,所以我必须把每个动作剖析得特别清楚。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分开教动作会出现学生跳起来也是断的。”牛锡桐说,“这让我把我以前所认知的东西剖析得更清楚,同时不断调整,以一种学生更易于掌握的方式教给他们。”

一边徜徉于科学的海洋探索未知,一边于艺术的世界翩翩起舞,国科大学子在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校园里,快乐成长。而牛锡桐,在教学与追求的路上,与一群热爱科学与舞蹈的学生共同演绎舞者之歌。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摄影/ 朱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