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科研人生公开课第八堂 身临其境 韵在其中——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

  • 朱寅君
  • 日期:2020-11-04
  • 5138

文字:钟荣、黄靖雯   图片:钟荣

        2020年11月3日18:30,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舞动科研人生系列公开课第八堂: 身临其境 韵在其中——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在国科大雁栖湖东校区礼堂303教室举行。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副教授胡伟老师应邀开课,国科大艺术中心牛锡桐老师组织了本次公开课。舞动科研人生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文化建设特色文化类项目,得到了学校2020年度文化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是对传统语言动作的一种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以“腰”为轴心,提炼出“提、沉、冲、靠、含、腆、移”七种基本动律元素;以“圆流周转”为运动方式,确立了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路线变化;以“拧”“倾”“圆”“曲”为动态,形成了古典舞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形”“神”“劲”“律”贯穿身法始终,造就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精髓。

        此次课吸引了许多同学,课程还没开始整个教室就门庭若市。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古典舞身韵的四个形式——坐跪立行,并依次进行了循序渐进地练习。先是练习“坐”的身韵,老师强调了提沉的动作要领:提要上身不动,保持直立的感觉;沉的时候头要放松。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强调气要放下来,手不要太紧,整个动作过程不能脱节,要连贯、细腻,成一个整体。

        接着是练习“立”的身韵,老师让大家先站成丁字步,双脚打开成90度,整个身体呈现子午向。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了连贯动作的教学,要点是“拧倾圆曲”的身体摆动。老师告诉大家练习古典舞身韵需要慢慢地练,寻找舒服自然的姿态,手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太放松。在一遍遍的练习中老师细心地指出同学们动作的不足,并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逐一纠正,比如在律动的过程中手掌不用太平,手臂的摆动要像荡小船一样呈圆弧形。

        此外老师经过示范向同学们介绍了一系列古典舞中的手型。如双托掌、托按掌等,强调山榜手型要体现出圆弧状。老师指出每个同学遇到的问题可能各不相同,建议大家要多对着镜子练习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古典舞就是十年磨一韵,同时也不要为造型而造型。

        最后以同学们各有千秋的古典舞造型合影圆满地结束了本次公开课。一位同学在课后说道:“之前觉得古典舞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魂,非常想要体验,此次课通过学习老师教授的身韵我亲身体会到了古典舞深沉又厚重的魅力。”

 

同学们上课时的场景

老师向同学们讲授要点

 

老师向同学们示范动作

同学们动作造型合影

嘉宾简介:

        胡伟,现任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创作扶持项目(2018)、北京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18)、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6)、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创作培养资助项目(2016)、“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等。

        代表作品:《古舞探径》《舞自炼格》《舞蹈的“艺”韵》等学术专著;主编或参与教材《高校芭蕾形体美育教程》《舞蹈鉴赏》;出版《徒手身韵舞蹈普及教材与教法》《中国古典舞剑舞》等多媒体教学光盘;创作《说唱俑》《梦》《竹林隐士》《对影》《火》等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