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科研人生公开课第六堂 藏族舞蹈——果谐

  • 朱寅君
  • 日期:2020-10-22
  • 2334

        2020年10月20日18:30,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舞动科研人生系列公开课第六堂——藏族舞蹈果谐,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东区礼堂303室举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丛帅帅老师应邀开课,国科大艺术中心牛锡桐老师组织了本次公开课。舞动科研人生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文化建设特色文化类项目,得到了学校2020年度文化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果果སྒོར་ སྒོར། 藏语,圆圈之意;谐གཞས། 藏语,既唱且舞的短歌之意;果谐སྒོར་ གཞས། 即圆圈队形上既唱且舞的短歌。在西藏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广大农村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舞,这种舞蹈普遍盛行于农区,又叫农民舞。

        在这堂公开体验课中,丛老师首先介绍了藏族文化和藏族舞的相关知识。伴随着老师明快有力的节奏,同学们开始学习藏族舞蹈果谐的基本动作。针对双跺上步,老师强调脚底要有力量,踩着“哒哒”的节奏,脚跺完就抬起。虽然一开始大家对藏族舞步还不太熟悉,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不断练习下,大家练得越来越好。

        果谐舞蹈中找到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教同学们可以用手拍打地的方法来感受节奏。在练习手型中,老师形象地描述道:“起小臂时手要走一个平圆,就像撒种子一样,撒得越远,种子越多。”手型不用半握拳,要放松,屈身时像给人行礼的感觉。在藏地人们不会用手指指别人,所以手指自然放平即可。除此之外,藏族人民用膝盖表达心情,膝盖显得越松弛越好。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如有些同学膝盖太直了,老师就会用比喻生动地纠正着动作“在跺的时候一定要蹲下去,然后像皮球一样弹回来。”

        在课堂的最后,大家随着音乐围成圈欢乐地跳着,切身感受了藏族果谐舞独特的魅力。同学们在课后还向老师要了音乐,想私下里自己练习。课下,一位同学在谈及课堂感受时说道:“这次课让我感觉和藏地文化一下子拉近了,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不需要用头脑过度思考而是要感受身体的律动。以前对藏族舞蹈的感觉是充满神秘感的,这次丛老师的课让我体会到了藏族舞的内涵,是一次充满欢乐,收获满满的舞蹈体验。”

        嘉宾简介:丛帅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中央民族大学优秀青年人才。现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蹈教研室,主要教授藏族舞蹈、藏族热巴鼓舞、民族民间舞综合课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成员;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创作品《布衣者》《梦·“宣”》《天路》等分别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作品奖、“文华大奖”等。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目和作品成果运用项目。

老师教授动作

老师指导动作

同学们一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