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27MGX004H 课 时:40 学 分:1 课程属性:公共选修课 主讲教师:陈碧荷
英文名称:Theory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非艺术类专业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旨在增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学生音乐修养为基础,介绍基本的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我国音乐艺术的起源、历史背景,艺术家的简要生平及其成就,强调音乐艺术的功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走进乐团参与艺术实践、欣赏音乐会。如学生对民族器乐感兴趣或有基础,此课程也可为其提供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感知之下,来舒缓压力,提高学生鉴别、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拥有理论支撑来感知音乐美,以此基础使学生学生完善基本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预修课程 (略)
教 材 (略)
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理论
第一讲 五线谱
认识乐谱,音乐艺术修养中的“看书识字”。
第二讲 节奏节拍
感受节奏节拍,音乐艺术修养中的“行文断字”。
第三讲 音程和弦与旋律
音乐旋律的基本构成。
第四讲 西方音乐发展概况(鉴赏)
了解西方与科学精神相近的音乐艺术的“标准化作业”。以不同文化历史时期的人物及作品为例,建立基本音乐艺术修养的基本架构。
第二单元:民族器乐
第五讲 弹拨乐(鉴赏)
以音像、实物为例,追溯中华民族古老的音乐起源,了解古代丰厚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与人文精神。
第六讲 拉弦乐(鉴赏)
第七讲 吹管乐
第八讲 打击乐
第九讲 民族管弦乐
第十讲 讨论课
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身对于上述鉴赏学习的感受。
第三单元:理论与实践
第十一讲 音乐的功能
音乐的社会化功能。
第十二讲 音乐与生活
发现生活中美的所在,拥有创造美的灵感与能力。
第十三讲 命题讨论——音乐与科学
参考文献 (略)
教师简介
陈碧荷,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现为国科大艺术中心教师。